英博战玉昆连遭争议,朱鹏宇进球意义何在?
足球,这一全球最为引人注目的运动,在中国却时常被质疑其真正的竞技魅力。中国足球与人们心目中的足球,似乎并非同一种运动。在许多时候,中国足球显得过于业余,这种业余性甚至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在比赛中,即使有了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的辅助,也经常出现令人无法理解的误判。这种误判的存在,让人们对VAR系统的存在意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更让人愤怒的是,即便承认了误判,也往往无法对比赛结果进行改正。VAR的作用仿佛只是发现错误、开会承认错误,并声称下次会改正,但对于那些“受害”的球队和球员来说,这似乎毫无帮助。
赵本山在小品中那句“错了再改,改了再犯”的台词,似乎在中国足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然而,这种循环往复的错误不改并不代表接受平庸和疏忽。
最近的一次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的工作会议上,主要针对两起中甲联赛的判例进行了评议。经过详细讨论,认定其中一例为错漏判。第一例涉及上海嘉定汇龙与石家庄功夫的比赛,第25分钟时,嘉定汇龙7号球员射门时疑似与石家庄20号球员手臂接触,但裁判并未做出手球判罚。评议组认为守方球员手臂处于自然位置且无附加动作,因此裁判的决定是正确的。
然而,在另一场比赛中,卡兰加的进球却被VAR系统错误地判定为手球犯规在先,导致进球被吹掉。经过重新审视视频角度,发现并不能清晰证明球与攻方队员手臂有接触。这再次暴露了中国足球裁判业务水平的不足,也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
更令人遗憾的是,足协对于这种误判的处罚措施显得过于宽松。没有VAR系统时问题重重,有了系统却无法正确使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公平竞赛呢?
在大连英博与云南玉昆的两回合比赛中,大连英博似乎也遭遇了不公平待遇。首回合第50分钟时朱鹏宇打进的远射被主裁判马宁误判为无效球。这样的误判让人不禁思考: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多拿一分就可能改变整个比赛的走向。而其他球队也曾在比赛中遭遇类似的错漏判情况。
如今,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这些误判不会对大连英博的冲超之路产生过大的影响。希望中国足球能够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真正展现出足球运动的魅力与价值。